以奋进之笔书写新时代民生答卷——甘肃玉门市推进优质均衡教育工作综述
以奋进之笔书写新时代民生答卷——甘肃玉门市推进优质均衡教育工作综述
以奋进之笔书写新时代民生答卷——甘肃玉门市推进优质均衡教育工作综述中国发展网讯 初夏的铁人(tiěrén)故里,鸟语花香,校园里回荡着孩子们清澈的笑语。让(ràng)每个孩子在(zài)家门口上好学,是玉门百姓的期盼,更是这座城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初心。
锚定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(qiángshì)目标,玉门用心描绘“党以重教为先、政以兴教为本、师以从教为乐、民以助教为荣”的(de)动人画卷,让优质均衡教育的阳光,暖暖地(nuǎnnuǎndì)洒遍城乡的每一个角落。
优先发展筑牢优质均衡(jūnhéng)根基
走进柳河学校(xuéxiào),明亮整洁的教室、焕然一新的运动场、飘着书墨香的图书馆,让这所乡村小学处处洋溢着现代的活力。“学校变美了,老师们也都特别用心,我(wǒ)可喜欢在(zài)这里上学啦!” 学生刘梓涵的感言道出了玉门教育(jiàoyù)的变化。这样的蜕变,正在玉门城乡同步上演。
义务教育优质(yōuzhì)均衡,硬件(yìngjiàn)是基础,投入是关键(guānjiàn)。玉门始终坚持教育优先,“十三五”以来,先后投资11亿元,新建学校9所,增加优质学位供给11000个,新建义务教育阶段校舍21栋,有效缓解了“城镇挤”问题。改造玉门一中老校区,建成玉门三中北校区(běixiàoqū),新增学位1800个,撤并4所百人以下小规模学校,师生分流至市区学校,有效盘活了教育资源,教育布局结构进一步(jìnyíbù)优化(yōuhuà)。
在夯实(hāngshí)硬件的同时,玉门(yùmén)以政策托底,全力守护教育公平。2021年以来(yǐlái),玉门落实“两免一补”资金7327.4万元,惠及学生(xuéshēng)22.6万人次;落实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资助资金2097.1万元,惠及学生2.3万人次;减免学生作业本费和寄宿生(jìsùshēng)校车接送费1051万元,切实减轻家庭负担。同时,建立政府主导、社会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(értóng)关爱体系,开展(kāizhǎn)“爱心妈妈”“友好玉门·爱伴(àibàn)同行”“玉门教育系统一对一”结对帮扶等活动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部在公办学校就读,建成留守儿童之家18个,坚持送教上门服务,确保(quèbǎo)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率达100%。
更令人赞叹的是“七个统一”标准(biāozhǔn)(biāozhǔn)的严格落实。无论城乡,在学校(xuéxiào)建设、教师编制、生均经费、装备配置等核心要素(yàosù)上(shàng)统一执行,确保了资源分配的起点(qǐdiǎn)公平。特别是对移民乡镇学校和特殊儿童给予了特别关爱,不足百人的学校按百人标准拨付经费;81名残疾儿童享有每年6000元的专项保障;30辆标准化校车每日奔驰在戈壁滩上,成为2800名农村寄宿生(jìsùshēng)的安全堡垒……教育资源的深度扩充与整合,为玉门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。
强师(qiángshī)兴教 激活人才强校动能
硬件是(shì)基础,人才是核心。教师(jiàoshī)作为立教之本、兴教之源,承担着(zhe)办好人民满意(rénmínmǎnyì)的教育的重任。玉门深谙此道,聚力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,大力实施名师工程,培养特级教师1人,涌现出(yǒngxiànchū)酒泉市级及以上学科(xuékē)带头人、骨干教师、领军人才193人,玉门市优秀人才13人,评选表彰酒泉市、玉门市名师、名校长41人,已培育正高级教师58人,高级教师511人。
持续引进和培养优秀教师,通过人才引进、公开招聘、特岗(gǎng)招考等形式补充教师198人。依托国、省、市、县、校五级培训体系,整建制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和业务培训,累计培训1.8万人次,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(tíshēng)。借助苏甘(sūgān)合作共建项目(xiàngmù),邀请名师专家开展(kāizhǎn)全员培训,选派230名教师赴江阴跟岗学习,开阔视野。
如今,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,不仅在课堂上深耕细作,更在集团化(huà)办学中持续释放能量。城区优质学校与小金湾、独山子等移民乡镇学校“一对一”结对帮扶,送教上门、轮岗交流(jiāoliú)常态化开展,促进(cùjìn)了(le)(le)城乡校际间的优势互补,让优质的教育理念如甘泉般浸润乡村课堂,有力推动了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。
耕耘结出硕果。2024年高考,玉门一中本科上线率达98.12%,较上年提高3.72个百分点,91名学子圆梦“双一流(yìliú)”院校,633人考入本科,录取率(lùqǔlǜ)位列酒泉市第二,石油中专大数据应用项目斩获全省第一,并代表(dàibiǎo)甘肃登上了世界技能(jìnéng)大赛的舞台。
图为老师正在给孩子们讲解卫星(wèixīng)发射。
五育融合 点亮(diǎnliàng)青春梦想
在玉门市第三中学,一场跨越时空的(de)(de)文化对话热烈(rèliè)上演——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团队走进校园,专家学者以生动的讲解,从飞天的飘逸线条到藏经洞的传奇,从壁画的千年色彩到佛教艺术的东渐,为200余名(yúmíng)学子打开了探索敦煌文化的大门(dàmén)。这仅仅是玉门五育并举的一个生动缩影。
玉门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(tǐxì)。全面实施青少年思想道德“金(jīn)种子”工程,广泛开展“传承(chuánchéng)红色(hóngsè)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”“红领巾心向(xīnxiàng)党”等主题活动,引导学生用先进文化培根铸魂、启智润心。实施体育艺术“2+1”工程,常态化组织征文(zhēngwén)、经典诵读、体育赛事、文艺汇演、书画展等活动。建成新时代学生研学劳动教育实践(shíjiàn)基地,组织1.8万余名师生参加“欢乐、红色、劳动、国防”四大主题研学活动,打造社会实践大课堂。
成立(chénglì)书法绘画、太极扇、花样跳绳、抖空竹、科创等特色社团210多个,校园生活丰富多彩,学生兴趣(xìngqù)潜能得到充分激发。
数字赋能 智慧教育提质(tízhì)增效
在玉门市青少年科学(kēxué)教育和科创教育中心,按比例还原(huányuán)的天宫二号模型等装置,让学生沉浸式感受太空科技。这个占地2800余平方米的教育综合体,分设航天航空展区、人工智能实训区等6大(dà)功能区,课后及节假日免费开放,为不同禀赋的学生提供广阔(guǎngkuò)发展空间。
图为航天知识普及课(kè)。
玉门持续投入推进(tuījìn)教育(jiàoyù)信息化(huà),投入6650万元更新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设备;完成全市38所学校光网改造,实现“万兆到校、千兆到班”;制定《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方案》,组织160名管理者、骨干教师参加专项培训。师生常态化参与科创教育活动,2023年4月,代表中国队赴美国休斯顿(xiūsīdùn)参加“FLL世界锦标赛”获第23名,取得酒泉市青少年科技竞赛历史性突破,在2024年甘肃省中小学生科创实践现场活动中获特等奖2个(gè)、一等奖(yìděngjiǎng)5个,市三中(sānzhōng)创意天梯项目蝉联全省四连冠,科创教育走在全省前列。参加国家(guójiā)、省市各类青少年创客、机器人系列赛事,累计(lěijì)获国家、省市科创大赛奖项(jiǎngxiàng)173项、发明专利7项。2023年,玉门市被(bèi)评为首批(shǒupī)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,第三小学被评为省级智慧教育标杆(biāogān)校……每一组跃动的数据背后,每一项沉甸的奖项背后,都凝结着玉门人深耕教育的执着与坚守。
站在新起点,玉门教育正以“优质均衡”为笔,以“铁人精神”为墨(mò),奋力书写“让每个孩子享有(xiǎngyǒu)公平而有质量教育”的时代篇章。(靳娜娜(nànà) 田岩飞)
中国发展网讯 初夏的铁人(tiěrén)故里,鸟语花香,校园里回荡着孩子们清澈的笑语。让(ràng)每个孩子在(zài)家门口上好学,是玉门百姓的期盼,更是这座城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初心。
锚定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(qiángshì)目标,玉门用心描绘“党以重教为先、政以兴教为本、师以从教为乐、民以助教为荣”的(de)动人画卷,让优质均衡教育的阳光,暖暖地(nuǎnnuǎndì)洒遍城乡的每一个角落。
优先发展筑牢优质均衡(jūnhéng)根基
走进柳河学校(xuéxiào),明亮整洁的教室、焕然一新的运动场、飘着书墨香的图书馆,让这所乡村小学处处洋溢着现代的活力。“学校变美了,老师们也都特别用心,我(wǒ)可喜欢在(zài)这里上学啦!” 学生刘梓涵的感言道出了玉门教育(jiàoyù)的变化。这样的蜕变,正在玉门城乡同步上演。
义务教育优质(yōuzhì)均衡,硬件(yìngjiàn)是基础,投入是关键(guānjiàn)。玉门始终坚持教育优先,“十三五”以来,先后投资11亿元,新建学校9所,增加优质学位供给11000个,新建义务教育阶段校舍21栋,有效缓解了“城镇挤”问题。改造玉门一中老校区,建成玉门三中北校区(běixiàoqū),新增学位1800个,撤并4所百人以下小规模学校,师生分流至市区学校,有效盘活了教育资源,教育布局结构进一步(jìnyíbù)优化(yōuhuà)。
在夯实(hāngshí)硬件的同时,玉门(yùmén)以政策托底,全力守护教育公平。2021年以来(yǐlái),玉门落实“两免一补”资金7327.4万元,惠及学生(xuéshēng)22.6万人次;落实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资助资金2097.1万元,惠及学生2.3万人次;减免学生作业本费和寄宿生(jìsùshēng)校车接送费1051万元,切实减轻家庭负担。同时,建立政府主导、社会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(értóng)关爱体系,开展(kāizhǎn)“爱心妈妈”“友好玉门·爱伴(àibàn)同行”“玉门教育系统一对一”结对帮扶等活动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部在公办学校就读,建成留守儿童之家18个,坚持送教上门服务,确保(quèbǎo)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率达100%。
更令人赞叹的是“七个统一”标准(biāozhǔn)(biāozhǔn)的严格落实。无论城乡,在学校(xuéxiào)建设、教师编制、生均经费、装备配置等核心要素(yàosù)上(shàng)统一执行,确保了资源分配的起点(qǐdiǎn)公平。特别是对移民乡镇学校和特殊儿童给予了特别关爱,不足百人的学校按百人标准拨付经费;81名残疾儿童享有每年6000元的专项保障;30辆标准化校车每日奔驰在戈壁滩上,成为2800名农村寄宿生(jìsùshēng)的安全堡垒……教育资源的深度扩充与整合,为玉门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。
强师(qiángshī)兴教 激活人才强校动能
硬件是(shì)基础,人才是核心。教师(jiàoshī)作为立教之本、兴教之源,承担着(zhe)办好人民满意(rénmínmǎnyì)的教育的重任。玉门深谙此道,聚力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,大力实施名师工程,培养特级教师1人,涌现出(yǒngxiànchū)酒泉市级及以上学科(xuékē)带头人、骨干教师、领军人才193人,玉门市优秀人才13人,评选表彰酒泉市、玉门市名师、名校长41人,已培育正高级教师58人,高级教师511人。
持续引进和培养优秀教师,通过人才引进、公开招聘、特岗(gǎng)招考等形式补充教师198人。依托国、省、市、县、校五级培训体系,整建制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和业务培训,累计培训1.8万人次,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(tíshēng)。借助苏甘(sūgān)合作共建项目(xiàngmù),邀请名师专家开展(kāizhǎn)全员培训,选派230名教师赴江阴跟岗学习,开阔视野。
如今,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,不仅在课堂上深耕细作,更在集团化(huà)办学中持续释放能量。城区优质学校与小金湾、独山子等移民乡镇学校“一对一”结对帮扶,送教上门、轮岗交流(jiāoliú)常态化开展,促进(cùjìn)了(le)(le)城乡校际间的优势互补,让优质的教育理念如甘泉般浸润乡村课堂,有力推动了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。
耕耘结出硕果。2024年高考,玉门一中本科上线率达98.12%,较上年提高3.72个百分点,91名学子圆梦“双一流(yìliú)”院校,633人考入本科,录取率(lùqǔlǜ)位列酒泉市第二,石油中专大数据应用项目斩获全省第一,并代表(dàibiǎo)甘肃登上了世界技能(jìnéng)大赛的舞台。
图为老师正在给孩子们讲解卫星(wèixīng)发射。
五育融合 点亮(diǎnliàng)青春梦想
在玉门市第三中学,一场跨越时空的(de)(de)文化对话热烈(rèliè)上演——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团队走进校园,专家学者以生动的讲解,从飞天的飘逸线条到藏经洞的传奇,从壁画的千年色彩到佛教艺术的东渐,为200余名(yúmíng)学子打开了探索敦煌文化的大门(dàmén)。这仅仅是玉门五育并举的一个生动缩影。
玉门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(tǐxì)。全面实施青少年思想道德“金(jīn)种子”工程,广泛开展“传承(chuánchéng)红色(hóngsè)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”“红领巾心向(xīnxiàng)党”等主题活动,引导学生用先进文化培根铸魂、启智润心。实施体育艺术“2+1”工程,常态化组织征文(zhēngwén)、经典诵读、体育赛事、文艺汇演、书画展等活动。建成新时代学生研学劳动教育实践(shíjiàn)基地,组织1.8万余名师生参加“欢乐、红色、劳动、国防”四大主题研学活动,打造社会实践大课堂。
成立(chénglì)书法绘画、太极扇、花样跳绳、抖空竹、科创等特色社团210多个,校园生活丰富多彩,学生兴趣(xìngqù)潜能得到充分激发。
数字赋能 智慧教育提质(tízhì)增效
在玉门市青少年科学(kēxué)教育和科创教育中心,按比例还原(huányuán)的天宫二号模型等装置,让学生沉浸式感受太空科技。这个占地2800余平方米的教育综合体,分设航天航空展区、人工智能实训区等6大(dà)功能区,课后及节假日免费开放,为不同禀赋的学生提供广阔(guǎngkuò)发展空间。
图为航天知识普及课(kè)。
玉门持续投入推进(tuījìn)教育(jiàoyù)信息化(huà),投入6650万元更新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设备;完成全市38所学校光网改造,实现“万兆到校、千兆到班”;制定《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方案》,组织160名管理者、骨干教师参加专项培训。师生常态化参与科创教育活动,2023年4月,代表中国队赴美国休斯顿(xiūsīdùn)参加“FLL世界锦标赛”获第23名,取得酒泉市青少年科技竞赛历史性突破,在2024年甘肃省中小学生科创实践现场活动中获特等奖2个(gè)、一等奖(yìděngjiǎng)5个,市三中(sānzhōng)创意天梯项目蝉联全省四连冠,科创教育走在全省前列。参加国家(guójiā)、省市各类青少年创客、机器人系列赛事,累计(lěijì)获国家、省市科创大赛奖项(jiǎngxiàng)173项、发明专利7项。2023年,玉门市被(bèi)评为首批(shǒupī)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,第三小学被评为省级智慧教育标杆(biāogān)校……每一组跃动的数据背后,每一项沉甸的奖项背后,都凝结着玉门人深耕教育的执着与坚守。
站在新起点,玉门教育正以“优质均衡”为笔,以“铁人精神”为墨(mò),奋力书写“让每个孩子享有(xiǎngyǒu)公平而有质量教育”的时代篇章。(靳娜娜(nànà) 田岩飞)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