奶奶一转身,宝宝纽扣电池肚里吞!
奶奶一转身,宝宝纽扣电池肚里吞!
奶奶一转身,宝宝纽扣电池肚里吞!
15个(gè)月大宝宝误吞纽扣电池,纽扣电池不同于普通异物,电池内的强碱性溶液一旦泄漏,数小时内就(jiù)可能腐蚀消化道黏膜,进而可能造成穿孔。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7月1日从扬州市妇女儿童医院了解(liǎojiě)到该起(qǐ)病例,经该院多学科医护人员通力协作,仅用15分钟,就为一名(yīmíng)误吞纽扣电池的幼儿取出体内异物,化险为夷。
记者采访了(le)解到,事发当天上午,扬州高邮的乐乐(化名)在家玩耍,奶奶为玩具更换(gēnghuàn)纽扣电池时,将三颗(sānkē)电池暂放一旁。一转身的工夫,奶奶发现电池只剩两颗了!“这还得了,到处都找不到,肯定被孩子吃(chī)进去了!”乐乐的妈妈沈女士回忆,当时全家人都很紧张(jǐnzhāng),电池虽小,毕竟不是普通东西呀。他们立即联系当地医院,医生(yīshēng)建议不要耽搁,直接去扬州取。
一家人火速赶往扬州市(yángzhōushì)妇女儿童医院。途中沈女士(nǚshì)焦虑(jiāolǜ)万分:“电池有强腐蚀性,会不会造成胃穿孔?”抵达时已近中午,本应下班的医护团队因此前已知道情况,早已严阵以待。“医生提前准备了(le)手术室,我们到了直接办手续。”沈女士对记者说。
“纽扣电池不同于普通(pǔtōng)异物。”该院PICU主任张利兵表示,电池内的强碱性溶液一旦泄漏,几小时内就(jiù)可能腐蚀消化道黏膜,十几个小时就可能导致穿孔,甚至(shènzhì)引发食管气管瘘。时间就是生命。该院急诊科医生季楚杰告诉记者,接到预警电话后,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。影像科第一时间为乐乐(lèlè)进行X线检查,精确定位发现,电池已滑入胃体部,位置靠近肠道(chángdào)转折点,情况复杂。此时,儿童消化科、内科、手术室、麻醉科多(duō)学科人员火速集结,绿色通道全开(quánkāi)。
“患儿年龄小,食管和胃非常娇嫩,操作空间极小。”张利兵(zhānglìbīng)主任根据手术三大难点给出应对措施:匹配超细胃镜镜体;金属(jīnshǔ)电池(diànchí)表面异常光滑,网兜或夹钳难以稳固抓取,需要精准(jīngzhǔn)(jīngzhǔn)角度;电池若卡在食道,腐蚀泄漏风险(fēngxiǎn)将成倍增加,必须迅速处置。手术室内,胃镜探入患儿体内,银色电池赫然在目。器械在方寸之间精准操作,光滑的电池几次滑脱,医生反复调整角度,最终成功抓获。
据悉,从麻醉到取出异物,全程仅15分钟。术后检查显示,因处置(chǔzhì)迅速,乐乐的食管和胃黏膜完好无损,未现灼伤。约(yuē)两小时后,乐乐苏醒,恢复活力,“又(yòu)闹腾起来,自己玩(wán)了,这下大家心安了。”沈女士长舒一口气。
专家提醒,暑期已至,儿童意外多发。暑期是儿童误吞异物的高发期,幼儿常通过口腔探索世界,危险往往(wǎngwǎng)在家长“一转身”时(shí)发生。除纽扣电池(diànchí)外,硬币、磁力珠、发卡、玩具小零件(língjiàn)、药品等都属高危物品,“磁力珠若被吞下多颗,可能在肠内相互吸引起穿孔;电池泄漏腐蚀液(yè),后果更是严重。”
医生提醒,家长要加强儿童安全看护,首先是严选玩具,勿给3岁以下幼儿玩含小零件的玩具,购买时认准年龄安全标识(biāozhì)。要加强高危物品(wùpǐn)严管理,电池、磁力珠、药品(yàopǐn)等务必存放在幼儿绝对无法触及(chùjí)之处。家长视线不离开,看护时保持“一臂之内”。一旦误吞,切勿催吐(cuītǔ),禁食禁水,请携带残留物或包装火速就医。
通讯员 蒋科 王诗韵 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(chényǒng)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